2010年3月31日

超級肉腳之NS300k - 我總算拿到400k門票了

其實我是為了400k的門票才去300k的。
要騎400k的人說自己是超級大肉腳好像有點過份。
所以,好像不能不稍微介紹一下自己。
我人重94,車重16,加起來剛好110kg。爬坡超級不在行,用39x34T還是經常下來牽車(標準盤加MEGA GEAR飛輪的超級混搭通勤車),之前跟同事去騎貓空的時候,我從山下牽到山上,每個人等我等到要睡著。他們加碼阿柔洋時,我就先回家了。XD
騎著我的公路車型的通勤車,在平地還會被同事的登山車海放...
所以,我參加自行車活動都是撿平緩的參加,什麼河濱的歡樂騎遊啊,或是環大台北160k這種。至於什麼武嶺啊、探索新中橫啊... 謝謝不要再連絡。
長途與登山不同,比的是耐力、意志力和補給能力,偶爾比較陡的坡我可以用牽的,平地騎不快也無所謂,反正我只要限制時間內騎完就好,也不用怕拖累任何人得要等我等半天。

就這樣,我把目標放在了400k,並且報名了300k。

在300k之前,我沒有多數車友那樣擔心或是興奮的感覺。因為... 平常心吧。
這是我之前在台東拍攝第一場炸寒單的第一位寒單爺受採訪時回答的,那時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是啊,不管是300k或是之後的400k,對我來說其實就是一件一定要去完成的事,我並沒有設定太高的目標要勉強自己去挑戰,也不抱著自己可能沒辦法通過的妄自菲薄想法,知道自己的能力,然後去面對,就是了。

不過,隨著在01找到搭順風車的車隊過去之後,一下子就發生了三件哭笑不得的事情。
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本來就是我非常擅長的事情,結果中途不知道在哪個休息站上完廁所要上車時,一邊走一邊在確認遊覽車特徵免得走錯的我,突然頭部遭到一陣重擊...
沒事,不是被暗算,是我不小心撞到遊覽車的照後鏡了...
當下四周的車友不是爆以笑聲就是報以安慰... 「現在先撞起來,等一下300k一路平安啦。」
上了車之後還聽到有人在竊笑... 算了,我繼續睡,現在不睡晚上也沒得補眠...
這不打緊,第二次休息上廁所時,我特別小心地繞過了遊覽車的照後鏡,正當我竊喜沒事的時候,頭部又是一陣撞擊... 前一次撞到的是左邊的照後鏡,這次撞到的是右邊的...
好在這次正好旁邊沒有車友在,撞得也比較輕,「可能」沒有人聽到...

所謂無三不成禮,第三件意外才是最令人哭笑不得的。 總算到了目的地,大家亂哄哄的弄行李、組車,我就眼睜睜的看著一台自用小客車,緩緩的駛來,然後從我的後輪輾了過去。
「輾過去了... 輾過去了... 輾過去了啊啊啊... 」
當時我的腦裡只有這幾個字在飄。
倒是身邊的一堆車友大叫了起來。
把車子扶起來仔細的檢查了一下,後輪大概偏擺了5mm左右,「還好,還能騎」。
我就放那台車走了。心裡只有想:「你也是車友,怎麼那麼不愛惜別人的車呢?」
可是旁邊的車友卻還一附很緊張的樣子:「有沒有爆胎?有沒有怎樣?等一下怎麼騎啊?你怎麼放人家走了?...」
我才想起來,我騎的是一台原價3500的車,就算後輪真的整個報銷了,也頂多要別人賠... 500?可是其他人的車價格可都不菲,如果是個碳纖板輪什麼的,這一輾過去恐怕有得吵了。
好在我的36H輪子還滿厲害的,被輾過去也只偏擺了一點而已。
(後來我才知道,好像也不只是一點。因為回家後老婆聽說了這件事,特別要我轉後輪給她看,居然說:「你的後輪怎麼歪七扭八啊?」)


總算講到出發的時候了,不然,大概要被大家說我是「三紙無驢」吧。

之前當然也注意過,300k多半都是緩坡,極少的斜度比較高的坡,我牽就好了。沒想到一出發花蓮的丘陵地就給了我第一場教育:「對於肉腳來說,緩坡也是很累的。」
一出發,明明看起來是平地的地方,不管怎麼騎時速就是只能到20出頭,而且還感覺很累。
我大驚:「我才一出發就撞牆了嗎?」
可是四周的車友速度也都沒有很快,才發現,原來真的是所謂的「魔鬼藏在細節中」,GPS高度途看不出來的高低起伏,其實還是默默的在考驗著大家。
好在接著馬上就是一個長緩下坡,速度上來了,心跳也順利飆到我喜歡的16x,整個人開始逐漸熱開來。
不過騎到了50km左右,發現,大腿居然逐漸有抽筋的感覺。
原來是因為我又白目了,只帶了一個水壺,造成我沒有辦法用標準的一瓶運動飲料一瓶水的作法。而我選擇了在水壺裡裝水。所以這50km中,我幾乎只有喝水而已,沒有補充鹽分。
更別說去程基本上是緩上坡比緩下坡多了。
只好開始偶爾休息,趁休息的時候補充運動飲料了。

(左邊的就是我,此相片取自官方相簿)

好不容易撐到第一補給點,餐包和香蕉早就被搶光,而且已經有車友在發脾氣了(主辦單位真的都不用撿討嗎?嘴上說永不放棄,事實上我覺得我們這些騎得慢的,都已經被主辦單位放棄了)。好在事先就知道會有此狀況,我背了雙肩背包,自己攜帶補給品。
繼續往折返點騎,這段路真的感覺很漫長。很直覺地會把折返點當成是一半的地方,可是事實上那是超過一半不少。之前來拍攝炸寒單時住宿鹿鳴溫泉酒店,也到脫線牧場用過烤雞,所以心裡一直期待著鹿鳴的出現,可是卻又一直等不到。
肉腳是無法跟人輪車的,輪車真的是需要許多的練習的。因為要跟在別人後面,需要隨時調整速度,別人快,你就要跟上,而對我來說,這個動作是很困難的。所以延路一直都是獨推。很多人說長途挑戰最怕的就是寂寞,好在這點對我來說倒是沒有問題。
距離脫線牧場還50km的時候,就可以看到領先集團已經回來了,足足領先我100km。勇腳就是不一樣,一列一列的火車在夜晚看來真是漂亮極了。我們這邊就不同了,一個一個稀稀落落的,想輪車也輪不起來。
總算到了脫線牧場,尤其是先見到熟悉的鹿鳴時我整個歡呼了出來,要是能夠去房間裡泡個溫泉那真的是太好了呀。
而脫線牧場又是什麼補給品都沒有的狀況,連水都沒有。空到讓我分不出來是已經被搶光了還是主辦單位根本沒準備?
好在我已經從家裡用全家的店到店把補給品送到脫線旁的全家了。
每一次休息都是這樣,或是青蛙蹲,或是兩腳掌相對盤腿,休息歸休息,一定還要順道拉到筋才行。我就這麼在全家前面吃起來了。
看看時間,晚上十一點鐘,我花了將近十個小時到達折返點,雖然時間上是來得及的,不過比預期中真的慢了不少,原先希望八九點可以到的。
有趣的是,看到周遭的車友多半都一副悠閒的樣子,跟一直在算時間的我看來大異其趣。當然,這要到後來才知道,回程的路是下坡略多於上坡,騎起來真的是輕鬆多了。
休息了不少時間,拿出我的ipod shuffle 2,就連mp3的時間也是算好的,這台ipod的蓄電力可以達到12小時,所以我到了折返點才開始聽,可以保證一路聽回終點不用擔心。
有人猜得出裡面放的是什麼音樂嗎?呵呵,我放的是音樂劇歌劇魅影、巴黎聖母院和羅密歐與茱麗葉。
有幾次還不小心跟著大聲的唱(吼?)了出來,希望沒有嚇到附近的車友。
回程的路跟去程感覺就完全不同了。氣溫下降後汗出得少了,可是我又不敢減少太多水分和運動飲料的攝入,所以去程大概只上了兩次廁所,回程卻上了10次有。而回程前半段沒有便利商店的那段,我直接停在旁邊,車燈一關,就往田裡灌溉去了,估計有經過正在灌溉的我的車友應該超過百位吧,希望沒髒了各位的眼睛。
大概到200k的時候,騎著騎著,突然發現膝蓋傳來一些感覺。還不至於到酸或是痛。但是過去200k基本上是不太有感覺到膝蓋的存在的,這才想起來我在折返點休息時有把髕骨帶取下,忘了穿回去了。在灌溉田地的時候順道找了一下,發覺... 不見了... 不在外套口袋、不在車衣口袋、不在背包,當然也不在膝蓋上...
而且到底是自己亂放,還是在脫線牧場被膝蓋不舒服的人借走,我都搞不清楚了。
怎麼我的300k賽是就是在「少帶一個水壺」、「撞到遊覽車的左後照鏡」、「撞到遊覽車的右後照鏡」、「後輪被小客車輾過去」、「弄丟髕骨帶」這五件笨事中完成的嗎?

後面的旅程大概就乏善可陳了。膝蓋在注意騎姿的狀態下沒有爆掉。舞鶴補給點的補給品也就是一杯關東煮。前半段不停的灌溉田地,後半段遇到加油站就進去解放。然後一路慢慢、甚至是輕鬆地一邊騎一邊滑回終點,完成時間19:02:57.115。馬錶顯示的總騎乘時間是15:26:01。



相較於其他人的300k歷程,我的好像少了血淚,多了笨事。沒有能力追求好成績,但只要穩紮穩打不出意外,也不至於殘念。因為速度控制得當,沒有勉強自己,兩三天後全身痠痛的程度甚至比不上之前試用兩小時KHS飛輪之後的痠痛。

要感謝的,大概就是我那被輾過去但仍然陪我完成的車,還有放我出門的老婆,還有路上無數讓我知道沒有迷路的車尾燈吧。
也謝謝盛貿Smile Bike協助報名和交通。